阅读本文之前,真诚邀请您点击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您就可以方便地接收更多类似的文章,并且能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享,您的支持始终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~
1980年5月4日,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在卢布尔雅那突然离世,享年88岁。铁托是红色阵营中,仅次于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杰出领袖,他以无可争议的领导力,带领南斯拉夫度过了许多风雨。作为南斯拉夫的最高领导人,他为二战后苏联在欧洲的稳固,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持。
然而,铁托与苏联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,实际上,他从未亲自见过斯大林,也从未访问过苏联,尽管苏联曾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盟国之一。两国的蜜月期比想象中的要短暂得多。正如我在之前的视频中提到的,二战期间,斯大林曾多次暗中算计南斯拉夫。为了争取英美的支持,斯大林甚至一度将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当作交易的筹码,和英国进行谈判。
尽管如此,铁托并没有因为斯大林的这些“小动作”而与苏联决裂,南斯拉夫共产党依旧在二战后以强大的姿态,迅速成为合法政府,避免了因为英苏交易而沦为阵营冲突的牺牲品。对铁托而言,南斯拉夫在二战后的局势,正是他所期望的结果。因此,当斯大林表示愿意释前嫌,并邀请铁托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时,铁托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提议,甚至愿意为苏联充当先锋。
展开剩余80%斯大林并非对铁托的立场毫无察觉,知道自己在铁托面前就像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,但另一方面,苏联庞大的实力的确能够帮助新兴的南斯拉夫。在二战后的恢复期,苏联急需一个坚实的伙伴来稳住东欧局势,而南斯拉夫的地理和政治位置,正好符合这一需求。
南斯拉夫的重要性,正是体现在它是红色阵营中唯一一个通过自身力量收复大部分国土,并通过选举产生政府的国家。相比于其他像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这些被苏联扶持的国家,南斯拉夫的共产党更具合法性。把南斯拉夫纳入红色阵营,不仅能为苏联提供一个稳定的盟友,还能通过南斯拉夫的成功,作为正面典范,鼓励其他苏联支持下的红色政权巩固自身的统治。
在二战后初期,斯大林通过政治、军事和经济援助,成功地重新赢得了铁托的友谊,南斯拉夫也在红色阵营中,迅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到了1947年,冷战的铁幕逐渐落下,为了帮助西欧国家快速走出冷战阴影并加入西方阵营,美国推出了“马歇尔计划”,旨在以经济援助推动欧洲复兴。由于南斯拉夫与英美保持良好的关系,铁托自然有资格申请援助,但他却果断拒绝了美元的帮助,并在苏联之前,首先公开反对了政治色彩浓重的“马歇尔计划”。
为了向斯大林表忠心,南斯拉夫还为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支持。表面上看,共产党情报局旨在代替共产国际,为各红色国家之间提供沟通平台,然而事实上,苏联通过这一机构对其他国家实施远程控制。虽然东欧大部分国家的执政党由苏联扶持,但他们并不情愿加入这样一个受制于苏联的组织。面对这种情况,南斯拉夫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加入,共产党情报局最终得以顺利成立,成功地消除了其他东欧国家的疑虑。
尽管如此,南斯拉夫对苏联的忠诚并没有得到回报。斯大林在经济、军事方面对南斯拉夫提供了大规模的援助,并计划组建一支由35万至40万人的强大军队。然而,1948年,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的友谊戛然而止,这一切都源自南斯拉夫对自身地位的误解。虽然苏南之间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,但铁托坚持认为南斯拉夫不应只是苏联的小弟,而应当是红色阵营中的第二号领导者。
这一观点并非无理取闹,毕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南斯拉夫在红色阵营中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无论是领土面积、人口数量,还是党内的合法性,南斯拉夫都远远超过其他红色国家。因此,铁托认为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关系应该是兄弟般的合作,而非父子式的支配。事实上,苏联也在战后积极邀请南斯拉夫共同商议战略事务,而南斯拉夫的相对超然地位正是铁托愿意与苏联保持一致的关键。
然而在斯大林看来,南斯拉夫虽大,但仍不及庞大的苏联,始终是一个无法主导自己命运的小国。因而,南斯拉夫在红色阵营中的领导地位,必定无法长久,尤其是当苏联的其他盟国逐渐稳住局势后,南斯拉夫的特殊地位必然会被压制。
1948年2月,苏南保三国会议在莫斯科召开,但这次会议却充满了紧张气氛。南斯拉夫要求扩大在巴尔干的影响力,计划将罗马尼亚、希腊、保加利亚等国家联合起来,组成一个巴尔干联邦。然而,这一计划与苏联的利益产生了冲突,尤其是考虑到希腊反共势力得到美国支持,南斯拉夫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。
斯大林对南斯拉夫的过度扩张计划显然不感兴趣,并在背后通过多种方式加以阻挠。南斯拉夫与希腊的合并梦想破灭,而与阿尔巴尼亚的合并计划也因苏联对霍查政权的支持而宣告失败。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令铁托愈发不满,他认为,南斯拉夫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独立,理应享有自主决定命运的权利。
然而,苏联显然并不打算尊重这一点,甚至在会议上公开表示,南共在对外政策上从未有过与莫斯科商量的习惯。面对这一强硬立场,铁托决定断绝与苏联的进一步谈判。1948年3月18日,苏联撤走了所有派驻南斯拉夫的技术专家,两国之间进入了白热化的对抗阶段。斯大林试图通过猛烈的语言攻势,迫使铁托屈服,但铁托毫不动摇,坚定走自主道路。
经过三个月的论战,斯大林终于意识到,铁托已经无法回头。为了报复南斯拉夫的“背叛”,苏联利用共产党情报局,联合其他国家对南斯拉夫进行全面批判,并最终将其从这一机构中除名。铁托未曾料到,自己曾积极推动成立的组织,竟然会首先将他踢出。
这一事件标志着南斯拉夫与苏联彻底分道扬镳,然而,斯大林并未就此放过铁托。苏南关系的裂痕,也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。铁托在红色阵营内成为了反面教材,苏联内部及东欧国家掀起了“清除铁托份子”的运动。这一运动不仅对东欧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冲击,也改变了铁托对苏联的看法,他不再视苏联为自己的伙伴,而是看清了它的霸权主义本质。即便在斯大林去世后,铁托也没有尝试恢复与苏联的关系,最终,苏联与南斯拉夫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。
这一切,也预示着两国在新世纪前的相似结局,而这只是另外一段故事的开始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-买股加杠杆-加杠杆炒股票-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